找到相关内容8113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修心的戒律

    的说些愉快的事。我们不应道人过失,不论他是一位普通人或是修行者。见他人错误,应视其为自己的,并想:“这位尊贵的人并非我想像的那样,以前不是也有人认为佛陀有缺失吗?”以此认定错误的是我们的心。   谈到我们的心,应常检视它,确定五毒哪项最顽强,然后尽全力修行克服它。我们不应期待修习菩提心会得任何利益。例如:我们也许会想籍它来降伏邪灵魔刹,或征服歹徒、恶人以博得他人尊敬赏识。我们必须放弃这种错误的...

    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 注撰 谢思仁 中译

    |修心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7/1641103639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请问身为学佛的人,怎样才能达到解脱?

    dhatavah)。何谓见惑呢?就是凡夫于三界的见解迷惑错误,如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即是,因为人总是随思想而行,思想偏激,若无法正见,焉能走出光明之道!凡夫知见错谬,不得出离三界之门路,故处于生死流转。   何谓思惑呢?就是凡夫对三界内的思想迷惑错误,如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等五烦恼即是,这是著重凡夫的习气而言,一旦习气深重,对人事物贪执取舍,生大我慢,引生三界内的生死事,终无出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072912265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何谓见思惑、尘沙惑、无明惑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见思惑是凡夫之惑,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,如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;思惑是思想上迷惑错误,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。声闻(梵语sravaka)缘觉(梵语pratyeka-buddha)行人若断了此二惑,即能证得阿罗汉果,出离三界。   尘沙惑是菩萨的惑,菩萨化度众生,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,则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,故名尘沙惑。   无明惑亦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480712366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“不落因果”与“不昧因果”有何差别?

    如本法师答:这是一个公案:有一老人,在百丈禅师处听法,谓百丈曰:昔我住此山,有人问我:“大修行人,还落因果也无?”我对曰:“不落因果”。以此错误,五...行人所做的一切因果,将后不受报。这种论调是错误的,因此才堕落野狐身五百世的果报。 不昧因果就是不可断丧因果,不可冒昧因果、应依因果(梵语hetu-phala),大修行人所做所为,其因果是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诚敬|学佛|生活|因果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06/20045825200.html
  • 了幻法师答:对丈夫家人充满仇恨,怎么办?

    了幻法师答: 我现在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,心中充满仇恨,充满对他母亲和对他家人的仇恨,我为什么会这样?我怎样才能化解自己心中的仇恨? 了幻法师答:你犯了一个世俗人常犯的错误:贪著不成便生嗔恨。 1、爱情的特点就是私有和占有;爱情是有条件的,既不高尚也不是永恒的,只有超越了小我、自我,才能迈向大我与无我。 2、对治嗔恨心的方法:是修“慈悲观”。慈悲观又...

    了幻法师

    法师|仇恨|慈悲|充满|家人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3/22184235077.html
  • 惩罚未必有效

    原来,在收取拥堵费之前,许多私家车主觉得城市的拥堵也有自己的责任,不自觉地产生了负罪感,从而有意无意地减少驾车出行的时间。可当他们交了拥堵费后,就认为自己为错误付出了代价,驾车出行理直气壮,没有了负罪感。 很多时候,面对别人犯下的错误,我们总想让对方付出代价。可这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。 (摘自《青年文摘》第3期 作者 肖华)...

    肖华

    |教育|人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2/12360535290.html
  • 修心的戒律

    。我们不应道人过失,不论他是一位普通人或是修行者。见他人错误,应视其为自己的,并想:“这位尊贵的人并非我想像的那样,以前不是也有人认为佛陀有缺失吗?”以此认定错误的是我们的心。  谈到我们的心,应常检视它,确定五毒哪项最顽强,然后尽全力修行克服它。我们不应期待修习菩提心会得任何利益。例如:我们也许会想籍它来降伏邪灵魔刹,或征服歹徒、恶人以博得他人尊敬赏识。我们必须放弃这种错误的修行,以及期盼此生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1439372.html
  • 问:努力修行,但是进步了没有?如何辨别?

    跟你同质,而感到安祥自在,这就是同化力。 何以证明自己进步了呢?最显著的就是错误少了,烦恼也少了。如果烦恼还是那么多,显然错误没有减少,距离佛法就太远了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1777664.html
  • 问:为什么通过修行能认识宇宙真理?

    认识,永远看不到事实真相。就像我们戴上黄色眼镜时,看到的世界是黄色的;而戴上绿色眼镜时,看到的世界又是绿色的。所以,我们首先要去除遮蔽认识的各种错误知见。其次,还须具备无限的认识能力。一个人能学多少知识?哪怕学到八十岁、八百岁,能穷尽整个宇宙吗?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。若想以这种有限的经验认识无限的宇宙,是永远办不到的。惟有通过修行,才能去除种种错误知见,开发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,由此证得诸法实相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95777925.html
  • 济群法师答: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?

    济群法师答:   佛法中,“是”就是真实、正确的;“非”,则是颠倒、错误的。如果这一认识符合宇宙人生真相,就是真实的,“是”的。如果这一认识不符合客观事实,是出于我们的想当然,以黑为白,指鹿为马,那它就是错误的,“非”的。是非,还可以从道德角度来评判,凡有益于身心健康的,就属于“是&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?|济群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40678125.html